admin 发表于 2017-4-26 18:02:18

读《悠悠红丝线》

读《悠悠红丝线》 ·向真 ·
《悠悠红丝线》中文版由著名华人翻译家老高放先生根据加拿大作家尼科尔.米肖和玛丽丝.帕朗撰写的法文原书翻译,现已在大陆出版发行。数週之后,该书将在蒙特利尔的枫华书市上柜销售。该书主题正如书名的副标题《写给我们出生在中国的孩子们的母亲》,饱含着一群领养了中国弃婴的魁北克父母通过现实的语言寻觅“无声”的中国妈妈们的心声。全书由三十封书信组成。在这部书信体的记实小说中,被领养的绝大多数是女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政府倡导独生子女政策,民间又长期存在着“重男轻女”的习俗,加之广大农村地区仍处于较贫困的状态等等原因,当时中国境内出现了大量的女性弃婴。由此,涉华国际领养项目应运而生,遍及20多个国家。先后被领养到加拿大魁北克省所谓的“孤儿”就达七千名之多。当时许多魁北克家庭领养到的女婴,大多只有几个月至一岁多,许多婴儿“就像一只破茧而出的蝴蝶”,后来又“从一个小嫩芽一点一点变成含苞欲放的花朵”。经过上万公里的迁移,她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也从生母的心跳转换成了养母的心跳。二十多年过去了,对那些早已在魁北克扎根和成长的昔日的中国弃婴来说,经常縈绕脑海的多是现实的西方和梦幻的东方,以及对生母依稀的记忆和对故乡牵肠挂肚的探秘。也基于此,魁北克养父母向东方送声,以“现在”的父母身份寻找着“过去”的母亲,用父母间充满感情而又毫无客套的直白,释出一声声发自内心的呐喊,极力地寻求心灵交流和回声。按常人来看,养母的收获也许正是生母的失去。然而我们可以从书中看到,在现实扫描的过程中,骨肉之亲的概念被赋予了新的含义。魁北克养父母们借用书信的方式来发声,不仅为了想破解领养子女的真实身世之谜,也为了向中囯生母表达同情和感谢,以便共筑精神慰籍的支撑。毕竟绝大多数养父母都有过这样的感受:一方面“很自豪实现了自己要孩子的梦想,另一方面又因要带着个小生命远离故乡而有点不自在”。有的更有些许负罪感,觉得为了自己做母亲的愿望而去世界的另一边找一个婴儿据为己有,简直有点像“劫持”的感觉。另外,养父母的耳边也时常有着不同的价值判断,且更多的是对生母的指责,诸如:“怎么可以抛弃孩子呢?”“被人抛弃的可怜小女孩……”然而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养父母们最常用的词汇就是“爱”。几乎都认为自己因领养“成了更有爱心的人”。由于人类真爱,悲哀声中的求助得到了回应,一椿椿悲剧转变成了喜剧。也许因为有如此众多的美满结局,社会和个人的錯失暂时被隐蔽了该受责备的份额。我们从书中读到,许多魁北克妈妈把领养得到的子女当作上天赐予的礼物,同样作为女人,她们深深理介“女人失去孩子的痛苦从来都是巨大的”,“中国妈妈遗弃她们时一定很伤心,但是在当时没有别的选择”。中国妈妈提供了胎儿成长的温床,而魁北克妈妈则提供了养护成长的“心和手臂”。她们从接手的那一天起,就把孩子当成了她们的“生命之光”和那颗温暖着她们心灵的“星球”,把领养过程看作是“生命的馈赠、经历的馈赠和爱的馈赠。”然而,每个被领养的孩子並不都是健康的,她们的成长过程也非一帆风顺。我们读到了这样的故事:一位当律师的养母为陪伴患有脑神经损伤和行为困难的女儿度过每一天,辞去了自己的工作;一位母亲领养了四名中国弃婴,对待她们个个如同己出;另一位母亲为了防止患有食物过敏症的养女发生意外,总是忧心忡忡地防备一切疏忽……难道天下还有比这更伟大的母爱?在一个个故事中,许多魁北克养父母所表现出来的豁达和包容,使我们看到了那些弃婴身上生育之责的缺失终于翻转成了养育之恩的完备。依赖于人类之爱和人性之美,痛苦的种子终于变异成了幸福的花朵。但是弃婴现象仍会长期拷问我们的良知,毕竟人类繁衍所伴随的生育和养育倫理是人类自身发展的重要依据。应当感谢这些魁北克养父母,向那些中国弃婴不只提供了呵护、疼爱和支持,即生命意义上的依靠,也提供了前途和希望,让她们看到另一片辽阔的蓝天,尽管也并不总是风和日丽。也应当感谢原著作家记述了这些震撼心灵的故事,使我们更深刻理解人间真爱如何改变着被遗弃者和弱者的命运。更应该感谢老高放先生,正是由于他的辛勤的翻译劳动,使更多的华人了介到这段将悲欢离合揉和在一起的特殊历史片段,引起我们真正的探索和反思。读完全书,充分理解了养父母所传递的信息:这些被领养的孩子,她(他)们既属于这里,也属于那里,永远有一根红丝线串在一起,可以超越血缘和文化的不同,克服地域和政治的隔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悠悠红丝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