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广告热线:1-866-2392936    广告邮件:info@fhmedia.ca

枫华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667|回复: 0

我可能是看到了假的被讨厌的勇气

[复制链接]

109

主题

109

帖子

36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66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发表于 2017-3-2 19: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几年前,《被讨厌的勇气》刚在中国出版时,我曾推荐过这本书。这是一本日本作家介绍阿德勒思想体系(或者叫自我心理学)的书。没看过的朋友,可以找来看一看,提供了很多看待人际关系的新鲜视角。用的是对话体,一个青年和一个大师,一问一答,来来回回就撑满了一本书。但居然很好看。青年总是可以问出我们心里最深的疑惑,而大师也总能给出发人深省的回答。
但毕竟是一本阐述哲学理念的书,也有人觉得很枯燥读不下去。
万万没想到,这本书居然改成了电视剧。
而且是——推理剧!
哪,就是同名日剧《被讨厌的勇气》。
你想不通是怎么改的吧?我也想不通。
于是迫不及待地把刚出的几集都看了。挺好看的,有漂亮的女主,有故事,有个性十足的配角,还有大师和青年,有推理(唉,推理真的比较弱),有哲学,有心理分析,有犯罪动机的刻画。但是看完之后,还是有点懵。
要吐槽!真的要吐槽。
(没有剧透)
本来,我是一个不爱上纲上线的人,尤其是影视作品,编剧愿意塑造怎么样的人物事件,都是人家的创作自由,也无所谓正不正确一说。但我对这部电视剧期待不一样,既然打着《被讨厌的勇气》和阿德勒心理学的旗号,必然会影响到观众对这种思想体系的理解。对于其中的误解,必须予以反驳。
这部剧的主角,是一名女警官庵堂兰子。剧中多次借某心理学家之口(就是跟青年对话的大师),赞叹她是「阿德勒心理学理念的践行者」。
这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在她身边大多数人看来,是一个怪人。
说她「我行我素,独来独往」,已经算是很客气了。说白了就是自我中心,总是臭着一张脸,按自己的想法做事,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从不在乎别人对她的白眼,不在乎组织纪律,很多时候连基本的礼貌都不在乎。虽然业务能力很强,也够美,但可以想象,她在单位里的人际关系也是差得可以。
这样一个人,作为影视剧角色来看或许别具魅力。但把她塑造为「践行者」,难免会造成一种误导:践行这套理论的人,最后都会变成这样……
「学心理学的人果然有病。」
如果现实中有一个这样的人,你会喜欢跟她相处吗?一多半的人都会摇头。如果再问,你自己愿意成为这样的人吗?摇头的人一定还会更多。
所以,为什么要把这个人塑造成这样?
这就要说到被讨厌的勇气是什么。
《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里,有一个核心概念,叫课题分离。
(顺便说一句,每次我说到课题分离,就会有人在下面纠正,是客体分离。我没打错,就是「课题」。客体关系理论是另外一套东西。)
课题分离的意思是:我们每个人因为人际关系而产生的感受,是谁的感受,就是谁的课题。你让我做一件事我不愿意。我拒绝你,这是我的课题。而你因为我拒绝而讨厌我,这是你的课题。「为了让你不讨厌我,我就答应你了」,这称为课题的混淆,是作者强烈反对的一种认知,认为它是人际痛苦的根源。
换句话说,你讨厌我,这是你的事,我只能接受这种讨厌。
但是,敲黑板!这里有一个天大的误解:
很多人(包括编剧)都误以为:
课题分离之后,秉承的人生态度就应该是「我就是我,管你去死」。
我拒绝了你,转身就走。
你不舒服,那是你的课题,气死你活该。
——为什么说这是天大的误解呢?
1,分开你和我,不等于不管你死活
这种理解最大的谬误在于,它不认可「照顾别人的感受」。仿佛心理健康的人,就不该把对他人感受的关照,放到自己的人生课题中一样。
这怎么可能是健康的主张呢?
任何人都有和别人发展关系,保持亲密的愿望。交朋友,谈恋爱,团队合作,都需要一个人能够了解他人的感受,关照他人的感受(在阿德勒心理学里也提到了这一部分,从日语翻译过来是「共同体感觉」)。别人不舒服了,我也会跟着不舒服。注意,是我不舒服!不是别人的课题,就是我自己的课题。
我们要如何处理这个课题?
庵堂兰子式的冷漠是一种方式:「对不起,你的事跟我没关系。」回绝之后,立刻后退十步,用行动表明「跟我无关跟我无关跟我无关……」
但是,也太做作了不是吗?
既然这件事情跟你无关,你的朋友因为一件跟你无关的事不舒服,你是不是多少也应该嘘寒问暖,关心一下,安慰一下,才是朋友的本分啊?
假如,你的朋友经历了某个意外打击,像是亲人去世了,你会以「你难过是你的课题,跟我无关」为由,像庵堂兰子一样转身潇洒地离开吗?
任何人这时候都会对他好一点的,对吧。
因为,「想对他好一点」也是此时此刻,我们自己的课题啊!
2,课题分离,是一种方便的建构
但是,你忽然发现,这个朋友是因为「你」做了什么才不舒服,你就一下子僵住了。好像没办法再给他什么支持了,心里总感觉哪里不对劲。
「是我害他这样,我现在还有什么脸面……」
你失去了关照他的能力,恨不得躲着他,不接他的电话。
为什么平添了这些痛苦?有没有办法化解这些痛苦?
有,阿德勒把它解释为「课题的混淆」。
你之所以感觉那么糟糕,是因为你自认为伤害了朋友,成了一个「坏人」。按照阿德勒的建构,你原本的课题是「想对朋友好一点」,这是你可以胜任的,现在却混入了一个新课题:「不想成为导致他不舒服的那个人」。
这个新课题,值得好好拆分一下。
根据课题分离的说法,「他不舒服」,这是他的课题。不管我们做了什么,他经过自己的加工和处理,成全了此刻的不舒服。换言之,不是别人「导致」他不舒服,而是他自己「选择」了不舒服。如果你采用了这种建构方式,事情就简单多了。你做自己想做的事(比如,向他提供支持和安慰),而不需要承担不属于你的压力(比如,认为自己有义务「让」他保持舒服)。
而采用传统建构方式的人,往往是这么看问题的:
是我害他这样,所以我不能拒绝他。
是我害他这样,所以我不敢面对他。
是我害他这样,所以我要补偿他,证明我是一个好人。
这样一来,在处理人际困扰时就会受到更多限制。
由此可见,用课题分离的方式来考虑人际关系,有时候是更方便好用的。
据此行事,人不见得会变冷酷,反倒可以更专注于自己的需要,受到的限制会更少。他很灵活,同时界限又很清楚,不会把两个人的事混为一谈。他的关心就是关心,而非过度的干涉。他对别人没有越界的要求,又很清楚自己如何担负自己的责任。当他需要维护自己边界的时候,他会明确告诉你,而不是推开你。他理解你的不舒服,会陪你一起面对,而不用躲着你,敷衍你。
这样的人,是可以比庵堂兰子更招人喜欢的。
3,我明白了,别人不明白怎么办?
有人说,虽然你说的这些很有道理,但是拿到现实生活中,不都还是阿Q式的自我安慰吗?管什么用啊?我倒相信「他不舒服是他自己的事」,问题是,别人不这么认为啊!在人家心里,他不舒服就是我的错,你刚说的「课题分离」一大堆鬼话,人家根本不听也不信!他就是要讨厌我,记恨我!
……嗯,那些都是有可能的。
说到底,课题分离只是一种「你」可以选择的建构方式,而不是人人都必须学习的规则。我们掌控不了他人的想法,学习这些理论的关键,不在于要求别人怎么想,而在于当别人讨厌你的时候,你自己选择怎样的态度。
可以选择让自己相信:「他讨厌我,这是我的事,我要尽量让他喜欢我」。
可以选择让自己相信:「他讨厌我,这不是我的事,我还是按照自己的本心去做事,如果他实在改变不了对我的看法,我也只好面对这事实」。
后者,就是「被讨厌的勇气」了。
我们管不了别人,只能决定自己,要不要在生活中贯彻这种勇气。
4,心理学研究的是「是」,而不是「应该」
我们再扯远一点,谈谈心理学。
这些年,心理学越来越受欢迎,这股热潮背后有一个极大的误解,就是我们以为,可以从心理学中获得「应该怎么生活」的建议。很多人把心理学家和人生导师混为一谈(很多心理学工作者也乐得如此)。但,心理学不是一门提建议的学科。它是一门科学……好吧,要脸一点地说,至少是一门理学。
理学的本质,是为了揭示世界运行的规律,而不是为了替人做主。它更像是观察和解释者的角色,而非一个指挥家。它关心的是,事物之间本来的联系「是」什么样子,符合怎样的规律,而不关心一个人「应该」怎样生活。
当然,它的研究结论可以为「应该」派的人生导师们提供指导和依据。譬如,让我们假定,一些心理学研究发现,「父母的教育方式」与「孩子未来的幸福感」高度相关(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是什么)。这之后,某人生导师利用了这个研究,提出了一个倡议,「父母应该改善自己的教育方式」(应该怎么样),理由是——依据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这样更可能让孩子拥有更高幸福感。
这就实现了从「是什么」向「应该怎么样」的转化。
但是请注意,在这个转化背后有一个前提,就是所有的追随者,首先要认同「孩子未来的幸福感」是他们需要的东西。在这里,人们其实行使了一个隐蔽的选择的权利:为了获得某种结果,我们选择改变我们当前的行为或想法,而不是心理学要求我们改变。——这个选择,不由心理学替我们完成。
之所以谈这个,是因为临床领域的心理学结论,常常被用来作为某种教条或规诫。讲课题分离的时候,似乎就隐含着「你应该课题分离」,或「课题分离是大势所趋」的味道。这是不对的。一件事是谁的课题,由谁来负责,每个人可以采取不同的理解方式。所谓「应该如何」,不过是个人的偏好而已。
我不喜欢你,可以看作你的课题,也可以看作我的课题,没有应不应该一说。你不喜欢我,也是同样。而阿德勒的观点只是主张,如果选择把「我不喜欢你」当做我的课题,而把「你不喜欢我」甩给对方背锅,心态可能会变得轻松一些,生活会变得方便一些,可以省却不少麻烦,增加一些便利,而已。
不是没有代价,代价就是承担「被讨厌」的可能。
这种假设是不是真的成立呢?其实也还有待验证。但姑且就算成立吧,这也并不说明每个人都应该往这条路上走(或者说,这就是一条更「正确」的路)。你相信这种观点对你是好的,你就选择让自己戴上「课题分离」的眼镜看问题。本质上,培养被讨厌的勇气也好,追求让他人喜欢也好,都是各人自利的选择。绝不是说,拥有这种勇气的人,就更值得被人推崇或者如何光荣。
这是我对这部日剧最大的意见。它的倾向性太明显了,把《被讨厌的勇气》包装成了一本传教布道书。而它推出的榜样,还是一个如此与人格格不入的人!要知道,即使拥有被讨厌的勇气,也不等于要特意让人讨厌啊……
5,我们从阿德勒心理学里学到什么
在日剧《被讨厌的勇气》中,男主和女主初次见面。
男主问:「我怎么称呼你?」
女主很飘逸地说:「你怎么称呼我,是你的课题。」
男主一脸黑线……
看得我有一点尴尬癌发作。且不说人家问得并不出格,就算你不想告诉他,为什么不能直说呢:「我不想说。」像人类一样说话有那么难吗?
后来我反思了一下。我之所以那么尴尬,是因为我想起了认识的一些心理学爱好者,因为学到一点心理学的理论或是思想,就好像拿到了一个锤子,再看到什么都是钉子。恨不得每天把专业术语挂在嘴边,教训别人,还自我感觉良好。仿佛学习这些东西,就是为了让自己变成一个更高段的评论家似的。
这不是学东西的恰当态度。如果一个东西是好的,那么它最重要的,是让你本人的生活变好,而不是为了在别人面前神气活现,看什么都不顺眼。
要我说,我从阿德勒心理学里学到了什么有用的东西,我觉得是:
1)我减少了一些因为别人的看法而产生的烦扰。如果别人不喜欢我,我会说服自己,这是他的事,他会好起来的(如果他想好起来的话)。
2)我理解到每个人是如何为自己负责,减少了一些去掌控别人的妄念。
3)我可以更专注于自己的课题。遇到困扰的时候,当我判断它是我的困扰,我就不会怪罪于别人,从而增进了自己解决问题的技巧和勇气。
这些观念,的确让我的生活变好了一些。这是我喜欢它,并且推荐这本书的原因。至于你愿不愿意采用跟我一样的想法,那就是你的课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枫华网  

GMT-5, 2024-3-28 11:08 , Processed in 0.918069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